- 颚裂修复术简介
- 颚裂修复术的手术方法
- 颚裂修复术的术后护理
- 医院简介
颚裂修复术
- 发布时间:2014-01-29 09:56:26
- 最新修改时间:2014-01-29 09:56:38
- 发布者:经典网
- 颚裂修复术简介
-
颚裂修复术简介:
颚裂修复术,如上唇完全缺损,最好选用上唇两侧唇颊沟残瓣可利用,只有采用两侧下唇组织瓣转移来修复上唇;如下唇缺损,同样可用上唇两侧组织瓣向下转移,效果也较为理想。如上唇或下唇仅有一侧缺损,则需用上唇或下唇一侧唇组织向上或向下转移修复即可。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颚裂修复术简介:
颚裂修复术,如上唇完全缺损,最好选用上唇两侧唇颊沟残瓣可利用,只有采用两侧下唇组织瓣转移来修复上唇;如下唇缺损,同样可用上唇两侧组织瓣向下转移,效果也较为理想。如上唇或下唇仅有一侧缺损,则需用上唇或下唇一侧唇组织向上或向下转移修复即可。
- 颚裂修复术的手术方法
-
颚裂修复术的手术方法:
方法一:唇部肿瘤“v”形全层切除术。唇部出现肿瘤或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可采用唇部肿瘤“v”形全层切除术。手术切口在可以看到或达到肿瘤范围0.5-1cm以外,切除深度也在此距离,故唇部较深的肿瘤均应采用“v”形全层切除既可修复唇部缺陷。
方法二、唇交叉组织瓣修复缺损。此法适用于上、下唇缺损在1/2左右者。术前的准备很重要。因为修复过程中,患者唇瓣的高度,应以缺损的高度决定。唇瓣的宽度为唇全长减去对侧剩余唇长,再除以2。如此,整复后的上下唇比例可大致相同。这种方法断蒂前患者不能张大口,可用玻璃管或橡皮管给于流质饮食。
方法三、上唇部肿瘤鼻唇沟皮瓣修复术。这种方法适用于上唇中部缺损在1/2左右者。手术在原则上,组织瓣应尽量包括剩余而能利用的所有唇以及鼻唇沟组织。垂直全层切开,即形成二个长方形带蒂唇瓣。将两唇瓣向中线旋转推进转移缝合,即可恢复上唇中部缺损,缝合后张力较大,可使用唇弓以减少张力。
方法四、唇交叉组织瓣修复下唇正中缺损。这种方法与唇交叉组织瓣修复唇缺损的方法相比较而言,不仅保证有足够组织以整复下唇中部的缺损,还可避免选用转移上唇组织、有损上唇外形轮廓的缺点。唇瓣转移后3周,应再行口角开大术,使两侧对称。
方法五、唇颊组织瓣旋转推进修复全下唇缺损。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下唇2/3以上或全下唇缺损的患者。唇颊组织瓣设计在两侧,呈扇形,全层切开后将两扇形组织瓣向下内旋转推进,在中线相互缝合各创缘。遗留缺损区,由于颊部组织的弹性,可分层直接拉拢缝合。术后3周,再行小口畸形矫正术、开大口角术。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颚裂修复术的手术方法:
方法一:唇部肿瘤“v”形全层切除术。唇部出现肿瘤或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可采用唇部肿瘤“v”形全层切除术。手术切口在可以看到或达到肿瘤范围0.5-1cm以外,切除深度也在此距离,故唇部较深的肿瘤均应采用“v”形全层切除既可修复唇部缺陷。
方法二、唇交叉组织瓣修复缺损。此法适用于上、下唇缺损在1/2左右者。术前的准备很重要。因为修复过程中,患者唇瓣的高度,应以缺损的高度决定。唇瓣的宽度为唇全长减去对侧剩余唇长,再除以2。如此,整复后的上下唇比例可大致相同。这种方法断蒂前患者不能张大口,可用玻璃管或橡皮管给于流质饮食。
方法三、上唇部肿瘤鼻唇沟皮瓣修复术。这种方法适用于上唇中部缺损在1/2左右者。手术在原则上,组织瓣应尽量包括剩余而能利用的所有唇以及鼻唇沟组织。垂直全层切开,即形成二个长方形带蒂唇瓣。将两唇瓣向中线旋转推进转移缝合,即可恢复上唇中部缺损,缝合后张力较大,可使用唇弓以减少张力。
方法四、唇交叉组织瓣修复下唇正中缺损。这种方法与唇交叉组织瓣修复唇缺损的方法相比较而言,不仅保证有足够组织以整复下唇中部的缺损,还可避免选用转移上唇组织、有损上唇外形轮廓的缺点。唇瓣转移后3周,应再行口角开大术,使两侧对称。
方法五、唇颊组织瓣旋转推进修复全下唇缺损。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下唇2/3以上或全下唇缺损的患者。唇颊组织瓣设计在两侧,呈扇形,全层切开后将两扇形组织瓣向下内旋转推进,在中线相互缝合各创缘。遗留缺损区,由于颊部组织的弹性,可分层直接拉拢缝合。术后3周,再行小口畸形矫正术、开大口角术。
- 颚裂修复术的术后护理
-
颚裂修复术的术后护理:
1、切口缝合后用抗生素软膏涂抹,防止感染。
2、术后口服抗生素药,预防感染。
3、术后最好流质饮食3天。
4、注意口腔清洁。
5、术后要服用维生素C和抗病毒药物。
6、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及时与医生联系。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颚裂修复术的术后护理:
1、切口缝合后用抗生素软膏涂抹,防止感染。
2、术后口服抗生素药,预防感染。
3、术后最好流质饮食3天。
4、注意口腔清洁。
5、术后要服用维生素C和抗病毒药物。
6、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可以及时与医生联系。
- 医院简介
-
上海申德医院医疗美容科简介
颚裂修复术是上海申德医院医疗美容科经典项目之一
申德医院是以诊治专病、专科为特色的综合性私立医院。 医院除设置全科、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等综合学科外,还设有多项医学专科门诊,各学科均有高级医师、教授或专家主持。
申德医院配置有先进完善的医疗设备:全自动生化仪、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电脑化肺功能仪、运动心功能测试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多媒体综合口腔治疗椅、双能X线骨密度仪、X光计算机断层摄片(CT)、核磁共振、钼钯乳腺X光摄片机、彩色超声波、动态心电图、电子内镜系统等等。
上海申德医院为病家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就医环境,提供中西餐饮、星级宾馆式服务,享受庭院型休息空间,备有英、日、韩等语种翻译全程导医服务,使每一位来院就医者真正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不仅从生理上而且还从心理上使来院就医者愉悦地接受各项服务。医院以精良的设施、高质量的医疗技术、合理明白的收费,为病家和亚健康人群提供切实、有效、周到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健。
随着上海市医疗消费群体的成熟和劳保体系的建立、完善各类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的医疗机构逐渐形成,人们更愿意在健康上投资。在现代社会高节奏工作状况下,相当数量的管理人士和白领阶层无暇关爱身体,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这类群体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简介
颚裂修复术是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经典项目之一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建于1864年3月1日,时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西医医院,也是全国建院最早的西医综合性医院之一,时称Shanghai General Hospital。1877年更名为公济医院,1953年改名为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1964年改名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981年成为上海市红十字医院,2002年冠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1992年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成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自1987年起首次获得并连续24年十二次保持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1990年以来分别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医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
医院分设北部(虹口区海宁路100号)和南部(松江区新松江路650号)。占地294,775平方米,是目前市内占地面积最大的医院之一。全院在编职工2,771人,其中高级职称455人,硕士以上学历600人。核定床位数1580张,实际开放床位2,100张,设临床医技科室43个。2009年门急诊284万人次,出院病人6.5万余人次,手术病人3.8万余人次。年门急诊量、出院人数和入院手术数均列本市三级综合性医院前三甲。
146年来,市一医院在国内、市内卫生系统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名医荟萃,汇集了诸如着名专家乐文照、任廷桂、林元英、胡懋廉、沈成武、尤彭熙、陈宏达、林元英、赵东生、夏理彬、薛兆圣、龚闽珠、张镜人、张友梅、丁果、李继孝、黄正、黄羡明、蔡小荪等国内顶尖医学人才,在医学上创出了众多国内第一:如第一例肝叶切除、第一例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第一例针麻手术等业绩,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为上海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医院迈出了卫生改革的新步伐,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更是涌现出肖明第、彭志海、许迅、周新、夏术阶、王椿、李克、董频、彭永德、王秋根、刘少稳、袁伟杰、王理伟、丰有吉、沈尊理、宋萌、陆伦根、倪秀石、洪建国、施伟民、王松坡、李士通、陈文华、章家福、刘皋林、张贵祥、杜联芳、赵晋华教授等知名的学科创始人、学科带头人。先后获准建立了上海市器官移植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上海市心脏病急救中心和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我院是上海市麻醉质控中心、上海市肝移植质控中心。我院还设立了上海市眼科研究所、上海市眼底病重点实验室、上海市胰腺疾病重点实验室等19个研究机构。此外,上海交通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胰腺疾病研究所、上海市卫生局示范中医科也设在我院。
医院的医、教、研技术实力雄厚,成果丰硕。2008年我院眼科关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防治及发病机制研究与应用”课题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肾移植存活率接近欧美先进国家水平,肾移植组织配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肝移植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其质量居国内先进; 2003年1月我院施行了亚洲首例成人胰岛细胞移植并获成功。2000年4月一例心脏移植手术,成为本市心脏移植存活时间最长者。2009年成功救治了上海市首例甲型H1N1流重症病人,充分体现了上海医务人员的智慧和水平。2010年我院成功救治一位来上海参观世博会患心脏疾病的欧洲议会议员,获得欧洲议会议长的好评。此外,医院的普外科、心外科、心内科、泌尿外科、血液科、放射科、肾内科、骨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妇产科、分子生物学科等在国内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近年来,市一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和科研教育成效显着。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3个,博士点23个,硕士点40个,拥有博导40名,硕导82名。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13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8项。近十年来,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新世纪百千万人培养计划。首次在《自然》等世界级杂志发表论文。在国内外各类杂志发表论文4,230篇。并获国家级课题71项,市级课题167项,局级课题191项。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其中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6项。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医学科技奖二、三等奖3项。医院获得各类渠道的科研项目75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2项,科研经费总计1420万元;发表统计源期刊论文41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5篇;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最新统计,医院SCI论文质量指标位居全国医疗机构第十五名,上海交大医学院系统第二名;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项,专利3项;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再次获得上海市科技精英荣誉。
医院始终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倡导“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以严谨的医疗作风、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严格的科学管理,努力为国内外病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黄硕麟教授、侯明钟教授创立。目前科室学术带头人沈尊理教授,德国医学博士,现担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全国委员,《中华手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编辑,德国整形美容外科学会会员等职务。
目前,整形外科在南北两院开展整形美容、手外科、显微外科医疗工作。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教授、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2名,博士研究生2名。科室负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的手外伤和显微外科教学任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多项科研项目,是一个医疗、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的科室。已培养临床硕士研究生6名,并接受培养了德国和奥地利实习进修医生,与德国和比利时等大学整形、手和美容外科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
科室医护人员以病人为中心,以科学为依据,为来自上海以及全国各地的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医疗服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