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壁吸脂手术介绍
- 腹壁吸脂手术适用范围
- 腹壁吸脂手术副作用
- 腹壁吸脂手术后护理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简介
腹壁吸脂手术
- 发布时间:2013-10-17 10:20:40
- 最新修改时间:2013-10-17 10:21:11
- 发布者:经典网
- 腹壁吸脂手术介绍
-
腹壁吸脂术是较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不仅追求面容的美貌,更注重身材比例的协调。腹壁吸脂术既给人们带来人体的曲线美,又可改善人们的工作及生活质量,增强自信心。腹壁整形的目的是矫正腹壁的皮肤的松弛下垂,去除皮下增生的组织,恢复腹肌和腱膜的紧张度,重塑形体美感。一般来说,不同的腹壁畸形各有相应的处理原则,如腹壁局限性的脂肪堆积不伴随腹壁组织松弛者可以采用饮食控制、健美锻炼达到减肥目的,不需手术治疗。
- 腹壁吸脂手术适用范围
-
1、年龄性松弛;
2、遗传性松弛:肥胖体质或家族遗传性肥胖;
3、妊娠及分娩;
4、内分泌失调:体内脂肪代谢异常,脂肪分布不均匀。
- 腹壁吸脂手术副作用
-
1、紧胀感:术后会感觉手术部位发紧,不是很舒服但并非疼痛,一般会在术后3—4天减轻或消失。
2、淤血:术后淤血是因为吸脂过薄,损伤皮下血管造成的,如果出现一般回在术后第二周开始消退。
3、水肿:一般情况下水肿会出现,尤其在吸脂术后腹部会在1-3个月轻微肿胀,然后水肿将逐渐消失。
4、皮肤松弛:抽脂后,皮肤出现松弛是必然的现象。不过,40岁以内的术者,皮肤本身具有良好弹性,可以慢慢自我调节与修复。
- 腹壁吸脂手术后护理
-
1、术后7天之内尽量避免手术部门沾水;
2、保证手术部位清洁,防止感染。如果伤口上有血痂或分泌物,可用无菌盐水擦拭。
3、手术后可对局部伤口加压包扎或用冰袋冷敷,但压力不宜大,以免损伤眼睛。术后一旦发生出血不止和严重血肿,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4、术后应有安静舒适的环境休养。术后2周内不要看电视、报纸,卧床休息时最好半卧位(把枕头垫高),以免眼睛过度疲劳或头部位置过低而加重伤口肿胀;
5、手术当日伤口会有些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病人不要急于吃去痛片,因为阿斯匹林类药物会加重伤口出血;
6、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7、严格遵守医生嘱咐服药及复诊。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简介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简介
腹壁吸脂手术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美容科经典整形项目之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分迁来渝创建,1994年2月成立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医院由院本部、金山医院、青杠老年护养中心三部分组成,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医院,也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整形美容烧伤科是重庆市(省)市级重点学科,由原烧伤整形外科发展而来的。自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院建院开始,老一辈全国著名烧伤整形外科专家黄崇本教授亲自组建了烧伤整形外科学组,经历多年的经验积累,于上世纪70年代建立烧伤整形外科,当时除主要开展烧伤救治及烧伤后瘢痕畸形的医治工作外,也对一些先天性畸形进行手术治疗。尤其在增生性瘢痕的防治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在全国已具有相当的影响,对各种瘢痕的防治已有较完整的治疗方案,并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同。受邀与其它单位合著专著《现代瘢痕治疗学》一书于199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以来,我科在重庆市率先开展各种医学美容手术。起步高,首先开展的美容整形手术是全耳再造、全鼻再造、男女生殖器再造、巨乳畸形缩小矫正术等,均获成功。继而开展重睑、眼袋去除、隆鼻、隆乳、多层次面部除皱、厚唇矫正、“国字脸”矫正(下颌角肥大症)、脂肪抽吸术、微晶仪去瘢痕、采用人工骨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充填、激光美容治疗等几十种手术均获得良好效果。特别是针对一些美容求术者在外院手术失败后的修复治疗,利用我科人才优势,集思广益,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矫正,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解决了不少难题和医患纠纷,为规范本市美容整形外科行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美容求术者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也为推动本市医学美容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本科拥有正副教授8名(均获硕士、博士学位),具有齐全的、先进的整形美容设备,现已成为一支实力强大的整形美容外科专业队伍。20多年来共成功完成各类整形美容手术数万台次,深受广大美容爱好者的好评。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重庆市医学会设立医学美容与美学专委会以来,我科医师一直担任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职务,承担了全重庆市整形美容医疗机构的评审及指导工作。2002年经重庆市卫生局审查后批准成立为重庆市唯一的“整形美容中心”,本科为重庆市为数不多的“整形美容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授予点”,并培养了数十名整形美容专业硕士、博士,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10余本,发明专利3项,荣获部级及省市级科技成果奖5项。在长期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精湛的技术赢得了广泛赞誉。